凯蒂猫、小猪佩奇、海绵宝宝……这些卡通图案若是铺在徐徐爬动的活体小乌龟背上,是怎样一番光景?为吸引顾客眼球,不少商贩恣意改变着小动物的外形。有经验的人指出,这些“易容术”不但给动物带来痛苦和伤害,可能也会对接触者和自然环境造成影响。
“给我看看,给我看看!”“呀,它背上还有花呢!”……傍晚,四岁的果果和往常一样,在爷爷陪同下来到小区广场。果果手捧一个塑料盒,一只小乌龟在里面动来动去,立刻引起了几位小伙伴的兴趣。
“我自己挑的!”见小龟受到关注,果果干脆打开盖子,好更清楚地进行展示。记者看到,龟壳上覆盖了一层鲜艳的草绿色,还开满大大小小的白色雏菊,很是绚丽,连小小的头部、四肢和尾巴都被染上了绿色。
售卖玩具、儿童用品的商场就能找到这种炫彩小龟。它们被装在大小不一的笼子里,龟壳上印制着各种孩子喜欢的卡通图案,标价15至30元不等,如果光要乌龟可以砍价到10元。网络上,彩壳龟、七彩龟、炫彩龟等售卖情况更为普遍,图案多达上千种。一只售价6.5至9元不等,若是一次批发500只,最低可到不足3元。
记者询问网络店铺客服人员得知,龟壳图案系打印喷绘而成,类似做手机壳的工艺。有的还会在表面多加一层膜,这样图案更不容易褪色。一家网店甚至挂出宣传视频,展示了制作的步骤——工人将一筐小乌龟排列固定在平板上,喷绘完成后放上传送带,经过水雾冲洗再依次包装到塑料盒中。
科普作家李维阳从小很喜欢动物,养过不下300种动物。他和记者说,常见的彩壳龟叫作巴西龟,属于外来物种。而乌龟壳并非看上去那样“钢板一块”,而是类似角质层,需要透气以及阳光照射。用于彩印的都是出生不久、呈嫩绿色的幼龟,它们的龟壳很软。除了喷涂过程带来的伤害,铺上一层致密防水的东西,轻易造成甲壳表面干燥,无法通过晒太阳进行钙质转换,对乌龟健康肯定是不利的。
为什么要对乌龟动手脚?在李维阳看来,这是商家一种逐利行为。他回忆,上世纪90年代,巴西龟引进国内还没多久,物以稀为贵,一只刚出壳的幼龟能卖到10块钱左右,在当年算得上一笔巨款了。后来随着养殖种群扩大,幼龟价格跌到2元左右一只。“这么改装一下,放在游摊、夜市、玩具店,很多人觉得新鲜,能卖到十几元一只,就给商家折腾乌龟提供了动力。”
最常被改装的还要数鹦鹉鱼。“不知是谁琢磨出来的技术,给鱼身用激光打上颜色、写上字。”还有一种较为残忍的操作——将幼年鹦鹉鱼尾巴剪掉,如果鱼能活下来,就只能用背鳍和臀鳍游泳,看上去像一个桃心,被称作“一颗心”。
这些改装方式被李维阳视作畸形的审美,他回忆更早以前,曾有一种贴身携带的宠物瓶十分流行——女孩在自己包上挂个小瓶,里面装点水,放一条蝾螈。“商贩都说特别好活,什么也不用喂,自己就是个生态系统。但怎会是呢?它总是会一点一点死掉,那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这些年我参加科普活动时都会去倡导,生命不分高低贵贱,一条鱼、一只鸟,都应该得到尊重。”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表示,像巴西龟、非洲爪蟾这些被人们当作宠物饲养和观赏的野生动物被称作异宠(异域宠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兽类等,它们可能来自野外或是野生种源人工繁育的后代,且往往来自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
商家对这些售卖的野生动物进行易容改造,就为了招揽顾客,增加销量,没考虑往动物体内注料或在动物体表打印刻画图案对动物健康造成的影响。而图案绘料不仅会对动物带来健康损害,对水质和接触的儿童也可能有害。孙全辉指出,野生动物从野外被捕捉、运输、交易或圈养繁殖,每个环节都会给动物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存在严重的动物福利问题。
此外,逃逸或被遗弃的异宠会造成物种入侵,破坏当地生态链。巴西龟泛滥就是物种入侵的一个典型案例——巴西龟是最常见和廉价的龟类宠物,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它繁殖力和存活率高,抢夺食物能力强于任何中国本土龟种。目前在野外,巴西龟已经渐渐侵入到我国南北方的各种水体,威胁到同类物种的生存,并导致基因污染。
对于商家改装异宠的做法,孙全辉认为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公众也要拒绝消费。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细则》第三十三条第(六)项规定,禁止寄递或者在邮件内夹带“各种活的动物”。依据该规定,快递邮寄乌龟这类活体动物属于违反法律行为,网络平台应当禁止售卖和寄递活体野生动物。
这边,一只貉在潺潺山涧旁边悠闲玩耍;那边,两只狗獾“一言不合”便动起手来;回过头来,一只野猪忍不住身上的“刺挠”,正使劲蹭着树皮……近日,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捕捉到了不少野生动物“占山为王”的生动镜头,并上传到网上发布。 资料图:松
7月1日下午,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接到了一个电话。“居民捡到了几只小野鸭,没有大鸭子,怎么送到救护中心呢?”打来电话的是天坛派出所的民警。“不用送过来,亲鸟肯定在附近寻找丢失的孩子。”工作人员解释道。 这几只小家伙从外观上看像小
“有一只大鸟不能动了,腿和嘴都挺长的,像是灰色的鹤。”昨天下午,有市民反映,东直门桥下北护城河岸边,有一只疑似灰鹤的鸟儿受伤。市民拨打了救助电线个小时。经动物保护专家鉴定,这只夜鹭的幼鸟可能是因初学飞行失误导致受伤。 “爸爸
“我家房檐下的燕子窝里没孵出燕子,倒孵出一只黑色的大鸟,不知是咋回事。”昨天,家住大兴长子营镇北泗上村的顾先生致电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求助。 新华社资料图 今年初夏,一只家燕在顾先生家的房梁上安了家,前不久还下了一窝蛋。顾先生天天都会仰头看看这
捡了幼鸟一定是帮它吗?《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捡鸟救鸟的求助电话增多了。不过,北京护鸟小队队长席尔瓦说,这里面不少“求助”比较尴尬,比如,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有四起都是居民误捡了正在学飞行的雏鸟。 前两天,石景山区五里坨派出所民警
“听,这是东方大苇莺!”寻着声音,观鸟爱好者王冰玲迅速拿起望远镜,很快就捕捉到一对儿大苇莺掠水飞过,扎进远处的芦苇丛中。“但愿他们在那儿又搭了一个家。”王冰玲轻轻地说。 东方大苇莺落在轰然倒塌的窝前依依不舍 站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叠水花台,王
随着北京森林和湿地总量的持续增加,市民与野生动物接触的机会也变多了。与野生动物应保持怎样的距离才合适呢?将于6月1日施行的《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公布了“标准答案”—— 耿争制图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白歌 编辑:tf008
今年首只麋鹿宝宝昨天已在大兴麋鹿苑降生。受疫情影响,目前麋鹿苑仍处在关闭之中,全年预计将有25只鹿宝宝降生,数量与往年持平。 新华社记者李尕摄 ,麋鹿资料图 这只麋鹿宝宝身上有明显的白色斑点,是区分新生麋鹿与其他小型鹿类动物(牙獐等)的标
海鸥从人手中抢食并不新鲜。英国最新研究显示,海鸥确实更喜欢吃人接触过的食物。 新华社资料图 埃克塞特大学研究人员测试38只海鸥对食物的反应,得出上述结论。研究人员称,这说明人类触摸的动作会激发海鸥对食物的注意力。“海鸥更可能接近它们亲眼看到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一定要标注明确“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是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